蒸汽吹扫通常遵循管网配置顺序,首先对主干管进行吹扫,然后是支管,按照从近到远的原则。在吹扫前,最好暂时拆除或临时封闭干、支管阀门,确保吹扫效果。对于中压管道上的焊接阀门,可以拆除阀心后进行密封吹扫。
蒸汽管线的吹扫通常采用暖管-吹扫-降温-再暖管-再吹扫-再降温的方式反复进行,直到达到吹扫合格的标准。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管线冷热变形,使管内壁的铁锈等附着物易于脱落,从而达到理想的吹扫效果。
蒸汽吹扫前必须充分暖管,并注意疏水,以防发生水击现象。在吹扫的第一周期进行暖管时,需要特别留意管线的热膨胀、管道的滑动、弹簧支吊架等部件的变形情况是否正常。暖管过程应缓慢进行,先向管道内缓慢送入少量蒸汽,对管道进行预热,当吹扫管段首端和末端温度相近时,方可逐渐增大蒸汽流量至需要值进行吹扫。
当使用中压蒸汽暖管时,第一次暖管时间应适当延长,大约需要4-5小时,每小时升温约100℃。第二轮以后的暖管时间可以缩短,在1-4小时之间即可。每次吹扫时间大约为20-30分钟,因为降温是自然冷却,故降温时间取决于气温,通常使管线冷至100℃以下即可。吹扫反复次数通常根据管线长度而定,主干管的吹扫次数一般在20-30次左右,支管的吹扫次数相对较少。经过酸洗钝化处理的管道,吹扫次数可显著减少。
对于中压蒸汽管道和蒸汽透平入口管道,吹扫效果需用靶板检查。靶板可以是抛光的紫铜片或铝板,其厚度和宽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。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,每次吹扫时间1-3分钟。如靶板上肉眼观察不到任何因吹扫而造成的痕迹,则吹扫即视为合格(如设计单位另有要求应按要求执行)。